2001年12月1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时光荏苒二十载,2021年是中国入世二十周年。如今的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进口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
入世为会展业发展带来机遇,而会展业的发展也恰恰成为中国入世以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印证。
市场逐步开放
中国入世后,在加强与世贸组织规则对接、开放市场、贸易便利化、利用外资等方面做出的承诺均已得到完全履行。
在开放市场方面,2001年11月,中国政府签署的《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附件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对商业服务、金融、电信、建筑、分销、旅游、交通等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作出相关规定,其中会议展览服务业属于完全对外开放领域。
(注:服务提供方式(1)跨境交付(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
在第二年的10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4754-2002)开始实施。该标准首次设立了“会议展览服务业”小类别(代码L7491),对其解释是:为商品流通、促销、展示、经贸洽谈、民间交流、企业沟通、国际往来而举办的展览和会议等活动。
自此中国会展市场逐步放开,对外开放步伐加快。2001年上海市国际展览总面积为162.07万平方米,到2002年增长至321.23万平方米,增长率超98%。2002年北京市国际展览数量较2001年增长39.8%。
图1:2001-2005年上海市国际展览面积折线图
(注:2003年受SARS影响展览面积回落)
走出去办展
会展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境外参办展是企业走向海外的重要途径和渠道。
在加入WTO、取消有关配额和避免倾销指控后,我国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玩具业等获得更加有利的竞争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后,出境办展成为新趋势。
据统计,2014年至2019年中国主办方境外办展整体呈增长态势。与2014年相比,2019年中国主办方境外办展数量增长超六成,面积增长为2014年办展面积的1.53倍。
图2:2014-2019年中国主办方境外办展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整体形势向好
据商务部统计,2021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共举办展会2361场,同比增长41%。展览总面积655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其中展览面积1万平以上的展会1251场,同比增长37.6%。会展业在促进经济市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会展业市场化程度稳步提升,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行业结构明显优化,区域发展更为均衡,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逐渐加快。
未来已来,日生不殆
如果说新冠肺炎给普通人带来的是“消失的两年”,那对会展业来说,可谓“一番风雨一惊心”。但业内人士从未停止过对会展业未来发展的探索。从对线上会展可行性的讨论到“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实践,从场馆防疫办法的制定到展会防疫指南的推广,一步步摸索。在国家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的大环境下,会展也将结合“低碳”“资源整合”“跨界”等新思考,走出更契合发展的路。
来源:会展参考